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宝安商品粮基地

[粤港史窗]


  作者:

  来源:深圳特区报
 

百县前大粮仓变身现代产业大花园

第十二站 宝安商品粮基地

历史瞬间

  上个世纪50—70年代,宝安县的大粮仓在哪里?答案是大沙田区。这是位于当年宝安县西部以及南部沿海地区的一片肥沃土地,指当年附城、南头、西乡、沙井、松岗等5个公社的约80000亩沙(咸)田地区。长期以来,这里,承担着全县向国家交售商品粮的重任。据史料,宝安县的粮产量按人均劳动力,在全省100多个县中排名前十位,成为远近闻名的国家商品粮基地。

  昔日的边陲小镇、农业大县,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如今已经飞速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一座现代产业争奇斗妍的大花园。然而,这片土地上关于粮食的故事,仍让我们聆听、思索……

  夯实基础,为农业发展铺平道路

  很多读者也许还不了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时期,宝安县商品粮主产区——大沙田区,一直以来都备受上级的重视与关注。

  民以食为天,商品粮,在上个世纪50-70年代,主要是指农村社队、社场向国家交售的部分粮食,它是当时粮食征购总量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商品粮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当年宝安的商品粮基地集中在那里?

  据记载,宝安商品粮主产区,在上世纪50年代,主要指的是全县八区里面的一区(福永区)、二区(福田区)、四区(上南区)、五区(南头区)的部分沿海优质高产耕地群。后来,则通指附城、南头、西乡、沙井、松岗等5个公社约80000亩沙(咸)田地区。这是一片广袤而肥沃的土地,地处珠江口东岸的宝安县西部以及南部沿海,地势低洼平坦,土质肥沃深厚,河涌水网交错纵横,田园连片不断,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这个商品粮主产区的建设过程中,水利工程的建设首先被提上了日程。铁岗水库,这个当年宝安县最大的一座水库,为当年解决大沙田地区灌溉用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解放前,宝安的沙田地区,基本上没有水利设施,加上沿海堤围低矮单薄,经常受到旱涝、台风等灾害的袭击,只能插单季水稻,产量低并且不稳定,修建水利工程势在必行。

  建设铁岗水库,是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建议的。1956年秋,县委正式作出了建设铁岗水库的决定,经省委批准后,1965年冬正式兴建,时任县委副书记的朱德全任工程总指挥,集中了全县上万个劳动力,经过一个冬春的奋战,基本建成了铁岗水库。此外,从1956年至1960年,宝安县先后还兴建了罗田、石岩等水库以及一批小型骨干工程,控制了西乡河大部分、茅洲河以及南头河三分之一以上的集雨面积,有效库容在1.5立方米以上,使得近20万亩农田基本上得到了灌溉用水的保证,7万多亩沙田实现了单造改双造。

  1962年开始,宝安县委开设了大规模修建江海堤围,大大提高了防御潮水、台风等袭击能力,加上大力发展机电排灌、平整土地,到70年代基本控制了旱涝灾害,为建设高产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打下了水利基础。

  扎根基层,让干部群众齐心协力

  随着水利条件的不断改善,宝安沙田区出现了历史性的两个改变:一个是单造改双造面积不断增加;二是单造咸田面积不断缩小。土地变好,基础建设不断改善,这些都为沙田区产粮奠定了基础。各级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又不断为这里注入活力。

  在商品粮基地的建设期间,除了扎根基层的宝安县干部之外,各级领导也经常深入到基层社队,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动员组织群众生产。老宝安县农业干部杨京元,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在此期间,光他陪同省和地(专)区各级领导下乡调研指导工作,就有十几次。

  每当自然灾害来袭,干部就站在抗灾的第一线。1971年10月初,沙田地区继三次台风袭击后,又迎来了30多年来仅见的大海潮,前后持续三日,导致几十个大队的农田水稻受到海水侵袭,造成重大损失,县里两次发出紧急通知,各工作组分头下基层,组织机关干部和基层群众一道抢险。

  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宝安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了1971年,5个沙田区公社的粮、油、糖、猪等主要农业生产项目的生产、分配、交售总量比重增幅,以及社员的收入水平等,已经以极大的优势,占据前县的前列。以1971年为例,沙田区公社每个劳动力平均向国家提供商品粮840公斤,比全县的平均水平597公斤多出243公斤。

  脱胎换骨,走现代农业振兴之路

  1975、1976年,宝安县委县政府曾两次写报告给惠阳专署和省政府,建议调减宝安粮食任务,用以建设供港鲜活食品的外贸生产基地,到了1978年4月才正式批准,以此为契机,宝安县采取公司、示范基地、社队集体种养场、专业户结合的方式,成立了养鸡公司、畜牧公司、水产养殖和水果公司等,向香港供应各类食品,宝安的农业从之前的以粮为纲逐步向多种经营的方式发展。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后,深圳所处的地位决定农业不可能小打小闹,必须高档次、上规模,走农业企业化、产业化、集约化的道路。深圳农业集约化生产经营最早出现在养鸡领域,经济特区成立后,深圳养鸡业开创了对外引进的先河。1980年与香港鸡商合资,创办了深圳经济特区第一个农业合资企业——“百好坑鸡场。紧接着,一大批商品肉鸡专业户、集体肉鸡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规模不等,大小不一。小场养鸡5万只,大场养鸡40万只。深圳市政府还作出决定,由4家企业,统管全市养鸡业的生产与经营,解决农民解决不了的困难与问题,扶持养鸡业健康发展。

  今天,深圳农业早已经脱胎换骨,走上了现代化的发展之路,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主动介入农业领域,率先把现代企业的管理运作方式带到农业生产中去,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具有全方位服务功能和中长期投资能力的大型企业,联系众多农户,结成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同时,企业又能发挥产、供、销一条龙的优势,使农业的发展更快地适应市场经济,能极大地解放生产力,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人物/方苞

  “赤脚书记

  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本报记者 金涌 叶志卫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干部讲作风,更要讲科学,尊重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唯有这样,才能科学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

  

  方苞老人的寓所面向荔枝公园的湖水、秀林、游人,推窗见景。

  78岁的他一头银丝,面色红润,笑声爽朗。方老拍着自己的腰板说,年轻人想不到吧,当年我这个县委书记,一肩挑起百多斤担,半天下来不喘气。还有这双脚习惯了,卷起裤腿不穿鞋,光着脚丫走田埂,赤脚书记就这么来的。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身为东莞县委副书记的方苞,就带队参加宝安县的四清工作,1966年11月担任宝安县委代理书记,文革中有5年靠边站、挨批斗。1971年11月恢复工作,先后担任惠阳地委副书记兼宝安县委书记,深圳市委副书记、书记、常委兼宝安县委书记。再后来,担任珠海市委书记、广东省委常委兼政法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方苞回忆说,民以食为天,在那个以粮为纲的年代里,宝安县农业学大寨,大力兴建商品粮基地,县委的中心工作,就是千方百计保证粮食生产,解决群众的温饱,同时为国家做贡献。” 

  宝安是农业大县,人口30来万,典型的人少田多,几次逃港风潮卷走了大量青壮劳力。全县农田总面积70多万亩,东片田瘦,西片地肥,一年种两季稻,另外间种花生。在当时,宝安县的粮产量按人均劳动力,在全省100多个县中排名前十位。

  “粮食任务相当重,每年除了上交一亿多斤的商品粮,还要上调6000多万斤大米,满足城镇商品粮人口以及香港地区的调拨。那时候的农业机械化程度相当低,基本上是人挑肩扛,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如何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县委号召各级干部下到最基层,落实一二三,即一年里,县委书记劳动100天,公社书记200天,大队书记300天,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

  方苞告诉我们,当时县委机关几乎空了,领导带着党员干部下到社队,一抓粮食生产,二抓反偷渡,还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直抓到1979年深圳市成立。他除了参加县委会议、重要接待、三防工作外,基本猫在了挂点生产队,那年头的干部作风,两个字:扎实。

  往事点点滴滴,方苞如数家珍。

  第一年,1974年7月,在松岗公社东方大队,吃饭在文灿家,住在生产队的肥料仓库;第二年,1975年8月,在坪山公社沙坣大队,吃和住在陈天送家,床就搭在堂屋里;第三年,1976年8月,在龙岗公社南联大队,住杰叔家……

  “如今多少年过去了,我仍然和这些挂点地方保持有联系,不时会去走走看看,虽然一些人过世了,但是当年的干群关系,仍让我十分怀念。方苞特别提及,一种当年干部下乡蹲点时流行的水陆鞋,材料是破旧汽车轮胎,按脚尺寸裁量好,扎个洞拿麻绳串起来,露出脚丫子,便是水陆两用的凉鞋了。

  “1973年宝安闹过一场虫灾,每亩损失几十斤,看着灌浆的稻子打了水漂漂,我和农民的心一样痛呀,为什么,因为大家的汗水流在一起了。方苞说得很动情。

  话锋一转,方苞谈到在沙井、福永、松岗、西乡社队调查时,听到干部反映,西部沿海几万亩沙田,过去因地制宜,低洼咸田,一造粮食一造鱼虾,粮食满仓,鱼虾满围,鱼虾售价高,收入多。现在改为双季稻之后,粮食任务连年加重,劳动强度增大了,增产却减收。全县粮食任务从90万担增加到113万担,增幅达20%,全县不足10万个劳动力,每个劳动力负担公余粮任务超过了千斤。

  “对基层反映上来的问题,县委高度重视,我们一方面,要求上级调减粮食种植计划和公余粮任务,另一方面,恢复了基围田养鱼虾的传统,来减轻农民的负担。方苞说,那时候举一反三,干部就开始意识到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是我们共产党人追求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贫穷这道坎迈不过去,老百姓就不会真心拥护你,跟着你走下去。于是,随着以粮为纲逐渐淡化,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的课题,摆在了县委班子面前。

  上世纪80年代末,水果发展公司扶持社队兴办千亩、万株荔枝园,双方签订合同:果场新种一株荔枝,公司第一年给予种苗、肥料、打穴费用2元,以后每年给2元管理费,连续给5年,结果时果场以鲜果折价偿还;水果发展公司与养鸡公司联合,在千亩(或万株)荔枝园附近建5万至10万只鸡场,鸡粪作为荔枝肥料,节约成本,鸡场增加收入,水果提高品位。

  1978年至1980年6月,农民纷纷垦荒办起百亩、千株,或十亩、百株小荔枝场。到深圳建市之前,全县新种荔枝8.76万亩,年产荔枝1071吨,赶上丰产好价钱,种荔枝的农户收入几万元。此外,水产公司、社队与外商联营,外商投资买推土机挖鱼塘,使塘鱼生产从6000亩扩大到7万亩,水产公司与畜牧公司联合,连片几千亩鱼塘配套千头猪场,用猪粪作塘鱼饲料。

  南头、沙井发展网箱吊养蚝,大鹏、南澳发展网箱养鱼。蔬菜公司扶持社队扩大蔬菜种植,从7000亩发展到7万亩,种养业使大批专业户很快富裕起来,从万元户上升到十万元户,二、三十万元户也逐年增多……

  方苞娓娓道来。公明楼村,历史上是个老大难,六七千亩的山坡闲地丢荒太可惜。我带着专家调查后,鼓励农民种荔枝,投资小,见效快,县里拿出政策扶持:苗种上门不要钱,拖拉机平整地块免费;一棵荔枝补助2元,一个劳动力800棵,就是1600元。你们知道,那时农民一年分红才140块呀。

  “荔枝种起来后,楼村漫山遍野30000多棵,出口香港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跟着水涨船高,种荔枝可让楼村发财了,出名了。到2005年,特区外农村城市化时,政府征用楼村的荔枝地,户均补偿几百万元,最多一户超过了1200多万元!

  凭窗远眺,触景生情。方苞仿佛回到了荔枝飘香的楼村大花园: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干部讲作风,更要讲科学,尊重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唯有这样,才能科学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

  人物/

  黄国祥

  翻身大队,种粮食脱贫一跃成标兵

  本报记者 叶志卫 金涌

  回忆起当年在宝安县搞农业建设,今年77岁、当年分管农业的县委副书记黄国祥的一个深刻感触就是:苦,当年就是苦。

  他说,1970年,在任宝安县委副书记期间,我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农村基层度过。县里实行三三制,即三分之一的干部,每年要有三个月下农村,我分管农业,下农村的时间更多。

  1971年,农业学大寨期间,黄国祥到西乡公社翻身大队蹲点。该大队属于土地多、劳动力少,劳动强度大的大队,人口多为广州、顺德和东莞的外来人口,他们边打鱼边种田,住草棚、破船,生活条件比较苦。农忙时节,每天到了凌晨3点钟就要起来拔秧,黑乎乎的都看不到,只能摸黑拔秧。到了早上6点就要开始下田插秧,一直要忙到下午的六七点才行,每天在田里的时间都是十几个小时。黄国祥说。

  “当年下队提出的口号是苦干、实干加巧干。除了艰苦奋斗的作风外,我们还经常关注农业技术,比如肥料、种子、水利、土质、虫害等等。黄国祥说,翻身大队农业学大寨很快就取得了成效,以粮为纲、多种经营的方针,使粮食产量得到了大大提高,副食品也得到了增收。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改善,干劲也足了。

  “当时,群众有歌谣是这样唱的:家有大围谷,走路两个辘,三鸟鱼虾足,全托毛主席的福。黄国祥开心地回忆。翻身大队学大寨,学了大寨大翻身的经验和事迹,还被选送到广东省学大寨展览馆进行展览宣传,成为全省的学习标兵。

  “我这双脚啊,当年是上山下海跑田埂。黄国祥笑呵呵地说,上山指的是搞林业,下海是指搞渔业,跑田埂指的是搞农业。这个当年的县委副书记,一直到了1982年,担任深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兼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任,要接待华侨和外商,才有了穿皮鞋西装的待遇。

  我们正聊着的时候,黄国祥的老伴谢玉桥在一旁说,当年他很艰苦,驻队、在公社工作、开会,很少在家里,家里的情况,他也很少理会的。两人有4个小孩,小孩出世时,黄国祥都没有在家。

  “别人家生孩子,我还帮过忙呢。黄国祥笑着说。原来当年在基层和群众三同时,有一次碰到一个三同户家的孩子要出世,丈夫外出买牛没有回来,黄国祥知道后,马上叫来接生员来帮助接生,自己赶紧帮忙烧水。后来,产妇顺利产下了一名男孩,村民都非常高兴,纷纷请黄国祥这个书记伯伯给孩子起名。

  回眸

  讲作风,更讲科学

  本报记者 金涌 叶志卫

  早在1977年秋,方苞前往每年上调粮食任务很重的沙田地区,听到基层干部反映:过去,因地制宜,一造粮食一造鱼虾,粮食满仓,鱼虾满围;现在,背离科学,强把低洼咸田改种双季水稻,粮食虽有所增加,鱼虾却大量减少,收入降低,百姓贫困,因而也引发了屡禁不绝的逃港问题。

  这一质疑,让时任宝安县委书记的方苞深深震动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光有作风和劲头行不行?

  从大沙田地区的实际出发,及时调整和改革耕作制度,把文革期间新增的粮食征购任务酌减,恢复基围一造种水稻,一造养鱼虾,既稳定农村人心,又煞住外逃风,何乐不为!

  方苞说,看到水稻成熟了无人收割,落在田里出芽,我的心和农民一样痛。

  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汗水流在了一起。

  是啊,干部下基层,打赤脚,穿水陆鞋,拉近干群关系,固然值得肯定。但是,如果偏离、远离,甚至脱离了实事求是的轨道,不按科学规律办事,只能是吃亏不讨好,适得其反,群众不满意,后果很严重。

  所以,在深圳建市前后,方苞在自己的岗位上,开始总结经验教训,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结合宝安县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举办经济特区的方针、政策,并在具体工作中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包括恢复过境耕作和小额贸易、在宝安农村普遍推行联产承包到户的体制,把以粮为纲的农业生产方针调整为为特区服务,为出口服务,为城市人民服务

  如此三管齐下,形势转变之快、之好,出乎意料之外。

  采访中了解到,1981年,宝安农村人心稳定了,持续多年的外流风刹住了,已经在香港定居的部分人回乡定居了,而特区农村,也开始出现一批万元户、万元户村,以及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的小洋楼

  无疑,这是经济特区大风唱响的前奏。

宝安商品粮生产基地一瞥。(资料图片)

当年,方苞和农民一起收割稻谷。 (资料图片)

方苞深情讲述。  本报记者  吴铠峰 摄

方苞向本报记者回忆当年农业发展的点点滴滴。本报记者吴铠峰 摄

回首往事,黄国祥历历在目。   本报记者 张耀波摄

 

本报记者 叶志卫 金涌

 

 

 

   
宝安商品粮生产基地一瞥


当年,方苞和农民一起收割稻谷
 

 

 

东江文化交流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