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粤港边境

[粤港史窗]


  作者:

  来源:深圳特区报
 

镇守南国边陲十七载青春热血铸军魂

第十站 粤港边境

历史瞬间

  这是一支跨黄河,渡长江,南征北战,为新中国建立不朽功勋的英雄部队;这也是一支在建国初期最早进入粤港边境担负神圣使命的红色劲旅。1952年春,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六六三团奉命驻守深圳地区,东起大鹏湾,西至东宝河口,山岳丛林海岸线,风雨兼程十七载,曾经涌现出了与南京路上好八连齐名的红色前哨连等一批英雄群体和个人。直到1969年,该部队调防珠海守卫粤澳边境至今,继续为维护沿边沿海地区稳定和经济特区建设做出贡献。

  深圳不会忘记!在那不平凡的年代里,官兵们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曾经挥洒的汗水、奉献的青春、铮铮的铁骨、巍巍的军魂……

一支屡建战功的部队

  通过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宣传处,我们辗转得到了赵全珍的联系方式,当电话拨过去韶关,却听到一个不幸消息。赵全珍的老伴平静地说:我们老赵走了,今年的4月15日……”

  赵全珍老人很有名,在广东边防武警第五支队的红色前哨连展室,我们见到了一张褪色的老照片。那是1964年6月26日,荣立一等功的赵全珍,作为该连首任指导员和四好连队五好战士的代表,在北京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画面中,毛主席握着赵全珍的手亲切交谈,后来,这张照片被登在了几乎所有报纸上。  

  沿着梧桐山蜿蜒回旋的盘山公路,沿着赵全珍在山间、林地、海边留下的足印,我们寻觅着官兵们当年戍边固守粤港边境线的身影,尽可能把一块块记忆的碎片,拼接成完整的画面。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曾连续发生偷渡外逃香港、澳门事件,其中严重的群众性偷渡外逃有两次。1952年1月,某部六连进驻宝安县沙头角镇担负守卫任务。沙头角镇上,一条中心街被分成两半,一边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一边为港英当局租借地。六连在沙头角镇执勤长达12年,粉碎了英帝国主义警察、国民党特务分子的多次破坏和捣乱,抵制了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出色地完成了守卫任务,荣立集体二等功。1964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六连红色前哨连称号,首任指导员赵全珍代表全连官兵前往北京接受嘉奖,成为继南京路上好八连之后全军又一支获此殊荣的英雄连队。

  一支百炼成钢的部队

  从大规模偷渡潮到零星的违边行为,从荷枪实弹守卫到高科技人性化监控,从禁锢的边防到开放的特区,红色前哨连见证了数十年来中国反偷渡的历史变迁。如今,老战士们激情忆当年,仍历历在目。

  初来乍到,沙头角中英街的本地居民用疑惑的眼光打量新中国军人的到来,老年人亲眼见识过清朝的旗兵、国民党的所谓国军,这些兵在外国主子的面前不是卑躬屈膝,便是包揽烟赌和走私,一块块烂在小镇泥坑里,善良的人们,不禁为这些看上去有些土气、稚气的战士担起心来

  这是新的战场、新的考验。在炮火纷飞的前线,他们是猛打稳守英雄连,而现在情况变了,每次站岗放哨,边境线另一边的英警和美蒋敌特分子便会恶意挑衅,冲着我们的战士吐口水,投石头,狂叫乱骂,甚至暗地里扔炸药,打黑枪,企图制造政治事件。

  怎样对待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怎样执行祖国神圣的边防任务?干部带着战士们来到警戒线上,站立在五星红旗下庄严宣誓:现在,我们是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打交道。我们的一言一行,必须无愧于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军队和人民。

  敌我近在咫尺,泾渭分明。老战士告诉我们,有一次,敌特分子企图暗杀我哨兵,战士雷山宝冒着生命危险,引蛇出洞守株待兔瓮中捉鳖三部曲,机智果断地将两名境外杀手生擒。敌特见暗杀不成,改换方式由英警出面,肆无忌惮地进行武装挑衅,常把枪栓拉得哗哗直响,对着我方练习瞄准,企图吓阻刚刚入伍的新兵。这时候,老战士就带头把胸脯挺得高高的,迎着对方高喊,有种的开枪,看你有没有朝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开枪的胆量!

  我们在查阅当年的《解放军报》时读到——“一天上午,对方军官捧着香烟和美酒,大摇大摆地来到战士陆学统的哨位前,然后把烟酒摊在界碑上,说要和解放军哨兵联欢。这一幕丑剧,立即招来了诸多行人。陆学统马上看出了对方用意,是想在大庭广众前侮辱我军士兵,打击新中国的威信。陆学统一不怕,二反对、三寸土不让,做到有理、有利、有节。特务分子斟满一杯酒,向他递过来,一个手执照相机的家伙做好了拍摄解放军接酒的准备。说时迟,那时快,陆学统一脚踢开碑上的烟酒,酒瓶摔得粉碎,围观群众拍手叫好。” 

  但是对方并不死心,使出了更毒的阴招,说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英雄难过美人关,找来了一帮浪荡男女,像苍蝇似的成天聚在我方哨位前游来晃去,有的还公然拿着金表、钞票引诱……这些,均遭到我钢铁战士的严词拒绝和坚决回击!

  一支军歌嘹亮的部队

  老战士们谈到,进驻深圳之初,国家处于严重经济困难时期,他们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不依不靠,开荒种地、种菜、养猪,还在梧桐山坡放牛,用于改善生活。部队住房条件短缺,为了不给地方增加困难,官兵们就自己动手搭建房舍,修筑用水沟渠。农忙季节,战士顶着烈日帮乡亲收割庄稼;台风来了,又为农户和渔民做好防御救灾,给孤寡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军民一家亲,鱼水情更深,提起守卫边防的子弟兵,当地群众个个伸出了大拇指。

  老战士说,其实那个时候,对方老百姓的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比如,附近农民家的大水牛不见了,一打听,原来贱价卖了顶地主的租金;几家工厂借口开不出工资,让工人失业了没饭吃。那年12级台风登陆,海潮涌进了沙头角小镇,平时狐假虎威的英警不见踪影,全不顾居民的死活。而我方战士始终坚守哨位,派出力量帮助民兵疏散镇内老弱妇孺,搬运前店后站的国家物资,还冒着危险救出对面街上眼看要被海水吞没的老人孩子。

  在连队展室我们看到,一位香港老渔民,永远记得新中国军人谢瑞玉拾金不昧的美德。那天,老渔民不慎丢失30元钱,这是他冒着大海风浪挣的活命钱,是贫困人家好长一段日子的生活费。当老渔民从我方派出所把钱找回来,并得知是谢瑞玉拾到后及时上交,而且一直在寻找失主时,他不禁热泪纵横地说,中国解放军,人民子弟兵。

  回忆起50多年前,在罗湖桥站岗,在中英街放哨,在山岳、丛林、海岸线巡逻,老战士们打开了一个个话匣子。在中英街上,我们的战士向太阳,军容整齐,歌声嘹亮,连队成立了编导班、演唱班、乐队、球队,丰富了精神生活,增强了革命斗志,同时也吸引了街对面的年轻人,他们也经常过来和当地军民举行比赛和联欢活动。这,在那个敌我对峙的年代实不容易呀!

  从深圳的沙头角中英街,到珠海的拱北茂盛围,岁月沧桑,目不暇接。展室里,一帧帧记录部队早期战斗成长历程的老照片,让老战士们浮想联翩,激动不已,一边感叹时光飞逝,一边赞美幸福生活,镇守南国边陲的艰辛岁月深深刻在了他们的记忆里,永不褪色,始终如初。

  解密

  调防珠海凌晨痛击潜匪立功

  本报记者 王奋强 金涌

  当年粤港边境地区形势复杂,变幻莫测,在这里究竟发生过多少风云起伏、惊心动魄的激烈斗争?

  深入到珠海湾仔原驻守粤港边境的口岸执勤好二连采访时,记者发现,连部荣誉室的一组数据很有说服力:“‘口岸执勤好二连1952年到边防担任保卫任务,在边防对敌斗争中,仅1959年到1961年3年间就抓捕外逃、内潜人员12000余名,出现了一批执勤能手。

  连队负责人告诉记者:发生在1969年3月15日凌晨狙击入境武装匪特的战斗,就是一个经典案例。

  1969年3月15日,正是某团从粤港边境调防珠海粤澳边境的日子。然而在这天凌晨3时许,风云突变:一股武装匪特一行3人,携带枪支、弹药等物,正面从与香港九龙接壤的莲塘边境潜入深圳境内。

  尽管月黑风高,光线曦微,来人行踪甚是诡秘,但还是被执勤哨兵窦明生和刚入伍的新战士潘坤广发现了。窦明生表现得非常沉着冷静,他果断地利用地形向匪特开枪射击,清脆的枪声划破了沉沉夜幕,其中一个黑影应声倒地。正在查哨的副连长李甘明听到枪响,当即率员围追堵截,两名匪特见势不妙,慌乱地挥枪还击几下,就趁着夜色匆匆夺路而逃。

  警情就是命令,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内,连队领导已率队封锁了边境前沿,切断了匪特的退路。副连长李甘明在搜捕中率先生擒一名携枪特务。战士奉继发在搜索中发现了第3名特务的踪迹,与排长程家贵包抄而上,合力将这名特务扑倒在地,好险!搏斗中掉在一边的手榴弹已打开了引信盖。

  经审讯,境外美蒋特务已获悉某团即于当日调防珠海,遂派遣3名武装匪特秘密从莲塘潜入边境,准备在宝安县境内展开破坏,大干一场,借边境防务空虚之机捞取政治资本,谁知刚一入境,即遭到边防战士的迎头痛击,匪特组长被当场击毙。

  调防珠海当日凌晨粤港边境上发生的激战,造就了数名战斗英雄,窦明生荣立一等功,奉继发荣立二等功,潘坤发等3人荣立三等功;而他们的战绩,也为口岸执勤好二连平添了一枚沉甸甸的军功章!

  回眸

  军歌嘹亮

  本报记者 王奋强 金涌

  白驹过隙,时光飞逝。

  回望建国之初至今的粤港边境地区,有一支驻守部队,至今仍令深圳人民难以忘怀。这就是原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六六三团(现广东公安边防武警第五支队),从1952年春天进驻,到1969年3月调防珠海粤澳边境,历经17载风雨岁月,翻越17个寒暑春秋,为维护粤港边境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支在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冲锋陷阵的红色劲旅,百战征杀,势如破竹;解放后进驻祖国东南边陲,最早驻守粤港边境,继而调防粤澳边境。

  无论是四出征战还是驻守边防,他们始终保持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光荣的战斗传统,特别是戍守东南沿边沿海以来,面对复杂的形势和全新的考验,恪尽职守,建功立勋,先后涌现出了与南京路上好八连齐名的红色前哨连,以及口岸执勤好二连等一大批英雄的团体和个人。

  江山如画,军旗招展。

  当我们再一次穿越粤港边境的山岳、丛林、海岸线时,发掘出并重温了这支英雄部队铭刻在山海间大地上光辉的战斗足迹——驻守中英街,护卫罗湖桥,巡防海岸线,激战莲塘坳,抓内潜,反外逃,战台风,助生产……

  手握一杆钢枪,身披万道霞光,我守卫在边防线上,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站在边防线上,如同站在天安门广场……

  牢记祖国嘱托,不负人民期望,他们用赤胆忠诚和青春热血,谱写了一曲曲不辱使命的英雄壮歌。

  军歌嘹亮,军魂巍巍。

  让我们慨当以慷,满怀感恩地向着这支英雄部队,致以崇高的敬礼!

  人物

  

  姚文博

  罗湖桥,目睹华侨回归祖国

  本报记者 王奋强 金涌

  年届80的姚文博银发满头,精神矍铄,一提起粤港边境、南头古城等老宝安县境等地方,老人当即目光炯炯,情难自抑。毕竟,他曾带兵在这片边陲热土上生活战斗、摸爬滚打了17个寒暑春秋。

  出身贫寒农家的姚文博,1947年就在家乡黑龙江哈尔滨参军入伍。之后他跟随解放大军一路隳突奔进,打长春,攻北京,剿残匪,身经百战,亲历著名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以及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战役。那时他在部队担任通信员和号兵,为解放大军一次次吹响了嘹亮的进军号角。说起早年这段壮怀激烈的军旅岁月,姚老露出了嘴里所剩无几的牙齿,满含笑意地告诉记者:就因为当年的号角吹得响,我满嘴的牙到今天都吹掉了。

  姚老1950年随部队进驻广州城,负责看守监狱。1952年,部队调防粤港边境,他以某团九连指导员的身份,率兵驻守罗湖桥,就住在粤港边境罗湖桥头旁小山边的砖瓦房里,历经风雨。3年后,他就任四营教导员,随营部搬到了南头城。

  与姚老相濡以沫50多年的老伴邓月新补充道:老姚在深圳在宝安整整呆了17年!我们家6个孩子,全部出生在那里。现在老大、老二都退休在深圳。与深圳,我们那真是血脉相连,情深难舍啊!

  守卫粤港边境地区,艰辛劳苦自不待说,使命神圣,寸土必争又守土有责。每年带着战士们插秧苗、割稻谷,帮助驻地百姓进行农业生产的事已数不胜数。他曾在罗湖桥上,目睹一无所有的印尼归侨,步履蹒跚地回到祖国的怀抱里,禁不住激动地放声大哭。姚老坦言至今他都难忘那一幕。

  人物

  

  张公平

  边境线,蹲坑三晚完成伏击

  本报记者 金涌 王奋强

  张公平,湖南衡阳人,20岁参军到了深圳的石坳,历任班、排长,连指导员、教导员,团协理员,转业到了珠海企业。回想当初的日子,他用了陈毅老总名诗一句:创业艰难百战多。

  “那时条件艰苦,自己动手种菜、养猪,当兵学会了砍柴、放牛、修水渠,还有插秧割谷子,为老百姓做好事。梧桐山长一种漆树,光光的无叶无花,沾上去浑身过敏,一块块脱皮流水奇痒难耐。开荒的沙地多,海水堆积成,太咸,长不起菜来,常常是白干。到了晚上蚊子多,臭虫咬,还要防毒蛇。张公平说,嗨,当个边防兵,可不容易!

  他说,每天操练、站岗、放哨、巡逻,刚解放不久,美蒋敌特分子不死心,一心要颠覆新生政权,我们得时刻保持警惕。还要面对殖民地当局的怂恿,英警挑衅,打偷渡,防外逃,单是站岗每天8小时,腿都站水肿了。可是再苦,一旦上了哨位,与英警对峙,战士个个烈火金刚,岿然不动。

  张公平告诉记者,那时候就认识了中英街的陈观玉,陈大姐学雷锋,做好事,热爱子弟兵,军民关系非常好。谈到自己的入党经历,张公平说,一天,部队接到内线报告,有特务越境企图进行破坏,我按命令,带着战士蹲坑守候,连续三个晚上,任凭蚊虫叮咬,一动不动,直到伏击任务完成。接下来,我又坚守在界碑前,与对方挑衅人员针锋相对,寸土不让,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就在1969年2月初,部队换防前一个月,张公平在深圳实现了人生最大愿望。我在党旗下举拳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沙头角、中英街锤炼了我,把我这块铁,在祖国边防线上的熔炉里,百炼成钢。

  人物

  

  骆国京

  梧桐山,素材丰富取之不尽

  思维清晰、谈吐缜密的骆国京,是当年驻守深圳某团的大秀才。时年64岁的骆老,1969年随部队调防珠海,1982年从武警五支队转业,到了珠海市文联担任副主席直到退休。至今,他还经常深入到生活战斗过的连队,帮助回顾军史,整理文献,校订文稿,深得支队官兵的敬重。

  1964年11月,骆国京从广东龙川老家当兵,入伍到了某团七连,就驻扎在深圳莲塘梧桐山脚下的径肚。刚到连队,他被分配到尖子班,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因身材瘦小,随后就被调到了警犬班,同时负责为连队办墙报。

  这次不经意的调整,却开启了他成长为军旅创作人才的人生历程。当兵第二年,他为连队创作一期墙报《祖国,你下命令吧》,真实表达了战士向祖国请命的壮志豪情。尔后,广州军区第四文化工作队进行再度创作,引起广泛关注。

  骆国京被调到团部宣传队担任创作员,才情奔涌的他笔耕不辍,在创作组组长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他经常深入基层连队蹲点采风,每一个闪亮点、每一段英雄事迹,都难逃他的法眼,被他悉心捕捉,并撰写出一篇篇公开发表的报道,或升华为一部部艺术作品。

  火热的粤港边境地区的战斗生活,一直强烈地激发着他的创作灵感,他根据红色前哨连等英雄事迹精心创作的节目和戏剧,被广东省电台录制播出,还在广州军区进行巡演,轰动一时。

  凭着自己丰富而深厚的阅历,骆国京当之无愧地成了某团军史史料方面的专家——训练场红色前哨连连长邹金凤勇救新战士、调防夜口岸执勤好二连痛击武装匪特等惊心动魄的史实,无不贮存他的脑海里,就连气势不凡的红色前哨连连歌的歌词也得益于他的精确记忆。

曾经守卫过深圳边防的某团战士们。  (资料图片)

“红色前哨连”的战士守卫在沙头角中英街头。  (资料图片

姚文博  本报记者  梅戈 摄

骆国京  本报记者  梅戈 摄

 

本报记者 金涌 王奋强

 

 

 

   
曾经守卫过深圳边防的某团战士们


“红色前哨连”的战士守卫在沙头角中英街头
 

 

 

东江文化交流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