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邓氏——图强济弱 忠勇孝悌



  作者:

  来源:
 

邓姓远祖出自河南南阳。

邓姓源于邓州。公元前1 254年,是商代传位至二十二世武丁即位的年头。武丁在位59年,武丁亦分封皇族,其季父曼公德阳被分封于邓(今河南邓州)地,邓便成了商的诸侯国一邓国。其后,商王武丁便将“邓”赐与季父为“氏”邓氏家族的太祖便是商王武丁的季父曼公德阳,邓氏家族由此繁衍。

当时邓国疆域,东起今河南新野县,西至今淅川县境的丹江以东,南至今湖北省襄樊市的鼾睡北岸,北起伏牛山以南的今内乡、镇平一带。清代江永《春秋地理考实》曰:邓国,今河南南阳府西南百二十里邓州是也“。

自曼公封邓国至今,已有3200多年的历史。

入粤始祖八十六世祖汉黻公,江西吉安府吉水县白沙村人。他自幼聪慧,少年发奋读书,欲经仕途之道,十年寒窗苦读,终於如愿以偿,官承务郎。於开宝六年(公元937年)宦游至粤,卜居莞邑之五都桂角山下岑田,即东莞  所分新安锦田乡,因曾孙符协主宰粤之阳春县,於北宋  熙宁二年(1069年),携祖、曾来粤之锦田(今香港锦田)开基立业。汉黻公二传粤冠公,冠公生一子名旭,字日旭,旭公生一子日符,字符协,宋熙宁间进士,授阳春县令(广东省江门市西南部,今为阳春市),权(指暂代职官员)南雄府倅(即副职)。他还十分重视教育,在家乡岑田创办力瀛书院,培育英才。据《东莞市志》记载,这所书院是香港,深圳、东莞一带最古老的私人书院;开创了这一地区私人办学的先河。符协公死後,亦葬于丫髻山,其墓也是他生前选定的。因墓形似神仙打坐,故称“仙人大座”,亦为风水名穴。

    符协公生二子,长子阳,生—子珪,珪生二子曰:元瑛、元禧;次子布,生一子瑞,瑞生三子曰:元祯、元亮、元和。上述元瑛、元禧、元祯、元亮、元和,堂兄弟五人,称之为“五元祖”。长房元瑛,二房元祯,三房元亮,四房元和,五房元禧。五大房裔孙人丁昌隆,子孙众多,仅在香港、深圳,东莞一带就有数十个村落。元瑛房裔孙主要分布在东莞寮步镇竹园、莞城南街。大岭山镇元岭村等地;元祯房裔孙主要分布在香港屏山。深圳市福永镇塘尾村等地;元亮房裔孙主要分布在香港锦田、龙跃头、厦村、大埔头、黎洞、东莞市石井、深圳市竹村、梅林以及莲塘坳下等地;元和房裔孙主要分布在东莞市虎门镇怀德,居岐、树田几个行政村以及长安镇新农村等地;元禧房裔系主要分布在东莞市福隆、月塘、雁田、霞朗。杨公郎、深圳市牛湖,樟树布、深坑等地,可谓星杂棋布,称雄南粤。

新界锦田依然是祖地。在1899年的抗英斗争中,邓氏族人担任了主力。深圳邓氏、东莞邓氏都有参与新界与英夷的血战,付出很大牺牲。

    邓元亮(1129年)收养战乱流落民间宋朝皇室一女,乃高宗之妹,年仅8岁。此女不讲其身世。后与邓元亮之子邓自明成婚。邓自明宋乾五年去世(1169),被追认税马郡院。所以锦田的祠堂、村屋都会写有“南阳世泽,税院家声”的对联。邓自明墓在位于元朗坳头,而皇姑墓在东莞石井村狮子岭,始建于1246年。

邓文蔚,字豹生,锦田人,是香港的第一位进士。

据《新安县志》记载,明代,邓家出了二个孝子,邓师孟邓孔麟。他们都与海盗林枫凤捷虏有关。海盗攻略大埔,捷走其父,二子都是深入贼营,以身救父,一个跳海自杀,一个跳海逃匿。邓师孟事迹后被知县丘体乾记载《新安县志》,以示表彰。后来还被人入祠乡贤。邓氏族人在大埔建立了一座孝子祠。邓孔麟事迹被族人上报新安知县丘体乾,知县送一牌匾,旌曰“孝行”。

邓青士,厦村人,是1899年武装抗英涌现出一批志士之一,是当地乡绅,在族人和乡邻当中素有威望。邓青士名字香港拓界史、当时港府辅政司德骆克曾开列一份《关于乡绅及长老保密名单》中的资料有记载。

邓辅良,武进士.花翎侍卫 (镇田公16传)。英夷划界,占我乡土,邓辅良,立即组织五百多民军,开赴香港新界,与新界乡亲并肩战斗,痛击侵略军。1899年5月17日,英军又强占深圳地区,并声言要进攻东莞、石龙等地,企图进一步北侵内地。邓辅良组织雁田武装,购置大炮、枪支,在村南长表、石蚧一带的山岭上防御工事,英勇抵抗侵略军。夜袭把守布吉的英人军营。经过激烈战斗,大获全胜,打破了英人继续北侵的企图,保住了国土和家园,迫使英军撤到深圳河以南。雁田被清政府封为“义乡”。

现在新界锦田乡(图9)有忠列祠和义冢(图13),这些都证明当时多磨激烈地对抗反对殖民者。

八乡古庙(图14)里供奉的既不是菩萨.黄大仙,不是祖宗牌位,而是当年在激战中让侵略者胆寒的锣鼓和号角(图15),还有那些为保卫家园而献身的义士们的灵位(图16) 。这里的乡民一代又一代叮嘱他的后人:一定不要忘记这些先辈的名字。

 

 

   
新界 邓氏


锦田 邓氏
 

 

 

东江文化交流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