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福永醒狮: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



  作者:
记者 曹大伟 通讯员 李海阔 瞿明光
  来源:深圳特区报
 

福永醒狮:穿越时空的文化图腾

    在深圳特区西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它有一个吉祥的名字——福永。千百年来,美丽富饶的福永积淀了许多传统文化。醒狮,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历经岁月的变迁,但福永舞狮的技艺仍得以完整保存。福永的醒狮,张扬出一种沉积久远而勃发的人类精神。通过福永醒狮背后深远的文化积淀,可以看到古人的礼仪教化和民众的喜怒哀乐,更可以领略到一种精神图腾穿越时空的恒久的艺术生命力。

    舞狮习俗源远流长

    福永舞狮习俗可上溯到清嘉庆(17961820)年间。常年在海上漂泊的渔民以竹木布或纸扎成狮子,敲锣打鼓,翩翩起舞,既庆祝丰收,也祈祷出海平安。

    刚开始的舞狮,舞步简单,既不具备观赏性,也无技术含量,只是靠滑稽动作博得一笑。后来,舞狮和武术融合在一起,惊险好看多了。这一切,都归功于福永舞狮第一代传人李昆山和何思杰。

    李昆山(1894-1982)是一代武林高手。20世纪40年代,李昆山在沙井街头看到有人舞狮或麒麟,平淡无奇,却招来许多人围观,心想何不将武术融合在舞狮里?李昆山找来在香港开私人武馆、以传授舞狮技艺和武术为生的何思杰(1878-1950),又在福永找到一家舞狮的草头班子,于是武术开始融合在舞狮中。

    福永的醒狮在李昆山、何思杰的悉心指导下,技艺有了长足的发展,醒狮多了惊、奇、险,还有了自己的套路。后来,第二代醒狮代表人物林汝旺、马聪及第三代的林派安等人继承原有的醒狮高、尖、精、新的动作外,还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福永特色的醒狮表演技艺。第四代的陈杰荣、邓锦平、梁光等又在前人的基础上,配以现代的舞狮风格,使舞狮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前提下,更具有观赏性。

    技艺隶属南方派系

    福永的舞狮技艺属南方派系,称为南狮,一般由狮头、狮身、狮尾构成,狮头以竹木等扎成框架,再用布或纸裱糊装饰,并饰以彩色,眼、耳、口等均可活动。狮身由大块布料缝制,狮头、狮身均精心装饰,力求形似,重在神似。

    舞狮程序由起鼓开始,伴奏乐以打击乐为主,基本有大鼓、大小锣、大小钹等。舞狮的鼓法有三星五星七星之分,现主要以七星为主。基本步法注重马步,多以四平大马为主,配以跳跃步法、麒麟步法、交叉步法等多类步法,狮头与狮尾协调配合,狮子的动静与鼓乐的节奏配合,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舞狮过程以采青内容最为丰富,这也是舞狮的高潮部分。采青又分为采高青水青地青登青等类型,技艺表演有狮子上楼台狮子花灯等。一招一式融入礼仪教化的内蕴,遒劲挥洒,雄风猎猎,步法眼神、身位神态、鼓乐舞狮均配合默契。

    90年代开始练桩狮

    在福永街道各个社区中,福永、桥头、塘尾、怀德、白石厦这五个社区的醒狮队是其中的佼佼者。自清朝嘉庆以来,这五个村就已经有醒狮武术传统,百多年来一直保存下来,没有中断过。

    1996年以前都是舞地狮,直到当年,我们才从外请师傅回来教授桩狮桥头社区醒狮传承人林伟超告诉记者:最早练桩狮的应该是塘尾,接着就是我们。白石厦也较早,但中途停了较长一段时间。怀德是较晚练桩狮的。

    桩狮的观赏性较地狮为高,表演时配以桩、柱、钢线作为道具,以此象征崇山峻岭及铁索桥,每场比赛或表演的节目套路都编排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来演绎。

    福永醒狮声名远播

    正因为福永醒狮的观赏性越来越高,名声越来越大,所以不少地方都来邀请福永醒狮去表演。

   “除了在福永当地舞狮,我们还到别的地方,西乡和沙井是较多的。桥头社区82岁的第二代狮头代表林派安告诉记者,以前舞狮,很讲究阵式。采青时狮头、狮尾都要在采完一条街后才换人。我们狮队采高青时可以叠三个人,这在当时是一绝。

    1978年,塘尾醒狮队在深圳文化中心举行的舞狮大会上获得冠军。1976年,名声远播的怀德狮队受香港凤凰影业公司邀请,拍摄武侠电影《荡寇群英》。怀德醒狮第三代狮头代表、现年55岁的潘德真,对当年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我们派出20名队员参加电影拍摄,演的都是真功夫,狮子直接从楼上跳下来,摄制组对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

    训练达到人狮合一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福永醒狮的高超技艺,来源于狮队的系统训练,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获得。

    以前每年农历冬至过后,福永各村的醒狮队就开始集中训练,准备在春节期间舞狮庆新年,从正月初一舞到正月十五。而自从加入桩狮后,各村的训练都较为频密了,因为桩狮需要更多的体力和技巧。

    怀德狮队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醒狮训练力度很大,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今年10月代表深圳参加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就是该社区狮队。

    “我们这里没有一个是专业的,他们都有自己的职业。怀德醒狮队教练何志武告诉记者,这帮20岁左右的年轻人大多还是学生,训练大都利用业余时间。早上6点开始,跑步、打拳、扎马,平时周一、周四、周五的晚间也要集训。要是节日要表演,那就每晚都训练。

    相对于北狮,南狮表演较为多姿,能表现出喜、怒、哀、乐、醉、动、静、惊、疑、猛等表情和神态。对动物神态的领悟非常重要!队员们告诉记者,探探脖子、转转眼珠……一招一式都要从内心感受出发,才能活灵活现地展现狮子的风貌。

    为了达到人狮合一的境界,何志武常常提醒队员,要时刻留意动物们的神态、动作。并鼓励他们常去动物园观察狮、虎等猫科动物。

    地方政府大力扶持

    2004年,福永获得广东省舞狮之乡的称号。1993年元宵节,福永镇政府举办了首届群狮会,此后,每年的元宵节群狮会便成了当地群众欢乐的舞台,各村派出自己的醒狮在台上各展雄姿,上演着一幕幕狮王争霸的好戏。

    自娱自乐的同时,福永醒狮还走出福永,参加大赛。1987年,塘尾醒狮队在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节中获醒狮武术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2004年,桥头醒狮队在马来西亚国际狮王争霸赛中夺得季军;2005年12月,福永举办全国龙狮邀请赛,桥头醒狮队更是技压群雄夺得冠军。

    然而,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下,舞狮这一古老的民间活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最担心的还是现在年轻人吃不了苦。邓锦平说,现在舞狮的青少年的敬业精神远不如老一辈,对舞狮技艺的领悟和把握能力较差,武术基本功也不扎实。

    为了保障这项极富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完整地传递和继承下去,福永街道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大力倡导舞狮文化,每年拨出200万专项经费用于社区狮队的训练和演出。各社区也都十分重视狮队的发展壮大,建立起狮队的组织架构,由专人负责开展训练和表演,激励年青一代加强训练,掌握舞狮技巧和技艺之精髓。

    据介绍,福永醒狮已被列入深圳市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正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怀德醒狮队在社区表演

 

醒狮队在布鲁塞尔表演

 

本报记者 曹大伟 通讯员 李海阔 瞿明光

 

 

 

   
醒狮队在布鲁塞尔表演


醒狮队在布鲁塞尔表演1
 

 

 

东江文化交流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