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谋划文化强市良策



  作者:

  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社科联和本报等联合举办座谈会

谋划文化强市良策

    深圳特区报讯昨天,深圳市社科联和本报等联合举办学习贯彻省委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理论座谈会。与会专家表示,我们应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文化强市建设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在直面文化建设短板的基础上攻坚克难,全力推进深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深圳文化建设与文化强市目标之间存在着差距。专家学者指出,深圳文化事业还存在诸多弱项,如大众文化相对发达,高端文化相对薄弱;科技文化相对发达,人文文化相对薄弱;人文艺术相对发达,学术文化相对不足。此外,深圳在文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也缺少一系列政策的支撑,而部分人才落户深圳又因为缺乏激励机制,从宝马车变成了自行车

  在冷静剖析种种存在问题的同时,专家们有的放矢地提出各种对策和建议。深圳市社科院院长乐正提出,应重点扶持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特色和优长学科,尽快填补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空白,尽快完善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深圳市社科院副院长黄发玉认为,深圳发展学术文化,要破除市场经济的观念,不能把学术文化推向市场,不能让学术文化成为获取经济效益的工具,对学术文化的价值应从社会人文的角度来衡量。市文联专职副主席杨宏海倡导深圳应更多关注打工文学、校园文学,弘扬落地生根,开拓创新的新客家精神。市文改办副主任倪鹤琴提议要像扶持高科技产业一样扶持文化产业,在体制机制上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深圳大学教授钟坚表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实现文化发展的前提,要破除体制的制约,努力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到深圳工作。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黄士芳提醒要谨防文化人才在引进后因为缺乏必要的机制而变成庸才,深圳一定要建立完善机制,让人才留得住,用得上。

(记者 翁惠娟)

 

发挥文化强市建设中坚作用

我市社科界专家学者畅谈文化强市建设

下大力气办好深圳学术年会

    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吹响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号角,市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未来十年,是深圳文化建设的加速期和提升期,我们所做的工作要与深圳现阶段的整体文化水平相适应。从社会科学领域,我建议应先推动5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重点扶持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特色和优长学科,如经济特区理论研究、国际化城市理论研究、创新创意文化研究、开放型经济研究等,并重点支持省部级重点学科研究基地建设;尽快填补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空白,如在高校创设文史哲系,在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中设立相应部门等,尽快完善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二是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平台。近期,应下大力气重点办好深圳学术年会,努力将其打造成三个平台。一是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交流与成果展示的平台;二是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界与国内学术前沿对话交流的平台;三是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走出去与港澳台及海外学者交流的平台。

  三是加快学术人才队伍建设。要在逐步壮大深圳学术人才队伍规模的同时,加快提高深圳学术人才队伍档次;加快转变观念,尽快建立学术领域双养机制,做到既养人又养机构。在此基础上,加快形成本土学术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加强学术理论刊物建设。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创办在全国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刊物;另一方面加快提升现有刊物办刊水平,为深圳学派成长打造坚实理论阵地。

  五是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投入,使之与GDP水平相适应,以保障社会科学事业健康发展。

  破除体制制约解放文化生产力

  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如何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迎接新的挑战,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一个新的水平,将是深圳目前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发展城市文化事业是前提和基础。目前国际上先进城市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文化影响力的竞争。没有国际性的文化影响力,就谈不上建设所谓的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

  建设文化强市和国际化先进城市,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要比较发达。教育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没有持续的投入是不行的。全面提高城市居民素质,加强对就业人员进行再教育,要增加科研开发投入,增强自身科技实力和研究开发的能力。

  建设文化强市,还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实现文化发展的前提,是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律之一。文化发展主要靠文化人,而要发挥文化人的积极作用和创造性,必须解放文化人,破除体制的制约,提高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程度,使经济和文化有很大的方便度、开放度和自由度。为优秀人才干事创业和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努力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到深圳工作。

  建设文化强市还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建设数字化城市。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其信息技术应用的层次越深,信息化水平越高,其核心竞争力、区域辐射力和综合实力就越强。

  不能忽略文化产品的社会效能

  多年来,深圳市戏剧家协会一直以创新作为戏剧的灵魂,以提升人的素质作为戏剧发展的血脉,着力打造本土原创戏剧作品,打造文艺精品品牌,可是,这条路走得并不容易。因为,现在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追求文化产品的最大利润化。其实,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文化建设的两个部分,我们不能完全以市场来决定文化的成败,不能忽略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和人文精神价值。深圳发展文化事业,需要政府民间社团多开展一些提高国民素质的公益文化活动,而政府要给予这些高雅事业更多的保护和扶持。具体到戏剧事业的发展,我们希望协会能和各个区合作,在每个区都打造一个创意剧场,共同推动深圳戏剧的发展。

  现在,各省市在推出文艺精品上不遗余力,有些作品如《立秋》是花了10年时间来打磨的。现在,深圳戏剧人也在打造魅力文化资源,比如《深圳日记》是以日志体记录深圳人心灵成长史的文化资源,在北京首演后引起了巨大反响,但如何通过几年的打磨,把它打造成更好的文艺精品,还需要深圳舍得投入更多的人财物,让它结出硕果。

  人才,对于深圳戏剧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戏剧家协会正在做戏剧人才的现状和对策的调研报告,积极配合各个部门来推动高级戏剧人才的引进,尤其是既懂戏剧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次,并努力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不能把学术文化推向市场

  深圳文化事业发展到今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意识到,深圳文化事业还存在诸多弱项:大众文化相对发达,高端文化相对薄弱;科技文化相对发达,人文文化相对薄弱;人文艺术相对发达,学术文化相对不足。

  从国际经验看,要把深圳建设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就必须发展学术文化。学术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根基和灵魂,如果学术文化发达,文学艺术就有了方向和基础,有了动力和灵魂。

  深圳发展学术文化,要破除市场经济的观念,不能把学术文化推向市场,不能让学术文化成为获取经济效益的工具。学术文化的经济效益是有限的,它产生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对于它的价值应该从社会人文的角度来衡量。深圳发展学术文化,还要破除拿来主义的观念。请专家来讲课、做课题,在短期内可以,长期来看不行!要把以请人为主,变为以养人为主,培养深圳自己的学者和人才,发展深圳自己的学术文化。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深圳风格的学术文化体系,打造深圳学派?首先要建立深圳学术文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包括高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智囊团以及公共智库等;其次,要建立学术文化的学科体系,文、史、哲这样的基础学科体系必须要有;第三,建立学术文化的人才体系,培养在国内甚至国际有一定影响的学术领军人物;第四,要建立学术交流体系,包括杂志、报刊、数据库以及各种形式的论坛,没有这样的体系,学术成果无法展示;最后,要建立鼓励学术文化发展的政策体系。

  供给文化产品应尊重市场需要

  省委全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新发展战略,深圳也应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深圳市场经济发达之优势,倡导学术自由、创意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市提供良好氛围和土壤。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化随着经济崛起而发展,今后势必在社会发展中承担更重要的作用。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率先建立了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正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等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导向作用,也不能忽视对市场需求、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识别和尊重。

  文化产品和鞋帽箱包这些普通消费品相比,具有不同的形式和特色,但是在发展文化产业上,我们仍然要尊重市场规律,要尊重市场需要,根据市场的真实需要生产或高雅、或通俗的产品。

  众所周知,文化发展需要创意创新,而创新则需要自由的氛围。其次,法制比政策更重要。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固然重要,但政策具有不稳定性,完善的法律法规才是保证文化产业长盛不衰的重要条件。

  形成深圳学派需要团队精神

  总体看来,深圳市在制定引进人才政策上还可以做得更好,当前的政策体现出重视理工科技术型人才的引进而社会科学类的人才的引进数量较少。在优惠政策方面,社会科学类人才仍然难以和自然科学领域人才相提并论,比如在得到国家社科基金评优等条件下的社科人才才有住房补贴。

  深圳特区经过30年的经济发展,一批来特区较早的人才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缺乏激情和创新,造成高端的年轻人才难以安排造成流失。同时我们比较缺乏留住人的政策,大学上讲台要博士,却又无法解决编制,做不成职员只能做雇员;深圳高成本的生活让年轻的社科人才无法专心搞科研而必须要投身第二、第三职业,造成学术研究成副业,求生存反而成了主业。如果进高校时的社科人才犹如宝马车,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和良好的学术环境,其结果很可能是宝马车只发挥出了自行车的功能。

  喜欢单兵作战、缺少学术团队主义是社科文化发展的一大问题。以深圳的高校为例,讲师教授单个来看都是人,却很难形成一个很牛的团队,难以形成全国乃至学术范围内的影响力。社科专家们所倡导形成深圳学派的远大目标更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深圳要实现文化立市,发展成为文化强市,如何引进文化高端人才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出他们的能量,我认为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应更多关注草根文化民生

  在建设文化强省的大格局中,深圳应努力构建具有中国气派、岭南风格、深圳特色的现代文化体系,重点打造以设计之都、时尚之都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名城。与此同时抓住三个着眼点,打造三个知名文化品牌。

  其一是弘扬领潮争先的深圳传统。深圳历史上是以客家、潮汕籍居民为主,现在大部分居民是新移民,形成了落地生根,开拓创新的新客家精神。深圳在改革开放中更是一直都敢为天下先。

  其二,扶持以打工文学为代表的草根文化。深圳城市的迅猛发展,为文学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素材,使深圳成为打工文学的发源地,产生了王十月、盛可以、安子等大批打工文学作家。最近,盛大网络公司在全国评选100座文学城市,深圳排行第四,有评论家认为深圳有潜力成为英国爱丁堡那样的文学城市。深圳应该将文化民生的视野更多地关注到草根阶层,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让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形成合力。

  其三,培育以阳光写作青春文学为代表的校园文化。深圳数以千万的新移民带来了他们的后一代,催生了这座城市注重人文教育的校园文化,若加以扶持培育,必将在建设文化强市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建议深圳重视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开发。深圳虽然是座年轻的城市,但是也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抢救、开放这些文化遗产,是国际化先锋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省委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省,这是更高起点和更高层次上的文化建设战略。只有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突出现实性和主动性,才能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社会的发展进步不仅表现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文明,还表现为文化上的不断创新进步。文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具有调结构、扩消费、增就业、可持续的独特优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是缩小发展差距的现实需要。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高、智力分量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能有效地缩小地域发展差距。如果我们在新一轮的文化大发展潮流中,不奋发有为、不急起直追,就会在文化发展上痛失先机。

  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是提升发展高度的必然要求。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带来了文化科技的大发展。腾讯公司起初不过五六个人,但近十年来,它推出网络游戏、卡通动漫、网上音乐等具有文化创意的科技产品,让科技插上文化的翅膀,让文化助推科技的发展,实现了公司几何级数的增长。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是促进发展和谐的重要支撑。实践证明,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也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文化发展繁荣的地方,也是社会和谐安定的地方。

  构建城市竞争力的基石

  现在,谈中国的崛起,从根本意义上是看我们能否在文明意义上崛起。最近,省委提出建设文化强省、深圳提出建设文化强市的发展目标,我们都必须提高到在这个战略层面来思考。

  那么,历史上的世界强国崛起的重要因素是什么呢?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蔡美儿在《帝国时代》一书中追溯了历史上最强大的国家的兴衰,发现这些国家不仅在各自的时代在经济、军事和科技领域取得领先地位,还主宰了当时世界的态度、理念、语言和生活方式。她发现,所有强国在崛起过程中,都是极为多元和宽容的。一个文明所具有的宽容能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兴衰的关键因素。要在全球范围内超越竞争对手,一个国家必须吸引并激励全球最优秀、最聪明的人才,无论其种族、宗教或背景如何。

  其实,深圳发展的奇迹就是这样一个例证。深圳移民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流动性,形成了深圳城市文化的多元和宽容特征。当然,深圳城市文化的多元和宽容是跟内地城市相比,如果跟世界发达的国家和城市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距离。现在,深圳城市文化的多元和宽容还需要法治精神和人文理性精神的培育,通过制度性的架构,吸纳而不是排斥,把参与建设这座城市的移民逐步纳入城市公共服务的对象,逐渐让他们成为这座城市的主人。只有真正奠基在法治精神和人文理性精神基础之上的多元和宽容文化,才构成未来国家和城市竞争力的基石。

  像扶持高科技一样扶持文化产业

  我们当前的文化改革与发展,是在中国文化建设的最好时期中进行的。一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赋予文化创新以崇高使命;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把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作为命题提出,对中国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将发挥引领作用。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其实也是先知先觉的。2003年,深圳提出了文化立市的战略,2005年把文化产业确定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实践证明,深圳是成功的,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起到了领先的作用。

  正是有了文化立市战略的指导,结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深圳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手段,一以贯之,才有了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其结果就是深圳的文化产业如文博会、文交所、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等在很多方面都位居全国前列。

  从文化立市到文化强市,我们还要继续坚持敢于创新的精神,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具体来说,首先在体制机制上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为建设文化产业龙头大市提供制度保障;其次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像扶持高科技产业发展一样来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文化产业作为我市第四大新兴战略产业;第三,加强理论研究和基础学术建设,为文化强市提供深厚的理论基础。

  以人为本是建设文化强市关键

  在建设文化强市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文化强市为了谁;二是文化强市依靠谁。解决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潜能。所以说,以人为本是推进文化强市的关键。

  首先要引进好的人才。我们必须加大投入,创建更多的高校、学术团体和科研院所,有了这样一些学术平台才能吸引人才,有了和尚才能进来。目前,我们用人机制还不够灵活,受到编制等一系列问题的限制。我们养了一些项目、排练了一批高水平的节目,项目搞完了,表演结束了,专家就走了,演员就散场了。这样的情况必须改变。

  其次要重视发挥人才的作用。有些人才,被引进入各个机构后,变成了庸才。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是因为庙里的老和尚欺负新和尚,还有就是没有更好的机制让新和尚发挥作用。人才本来就少,深圳一定要建立整合完善机制,让人才留得住,用得上。另外,要解决本土人才的培养问题,充分发挥本土人才的作用,不能重视女婿轻视了儿子。

  第三,还要加强对本土文化的宣传推广。深圳应该建立一整套宣传推广机制,在国际性的一些大型展会和节庆中推广深圳的本土文化。深圳本地的媒体也应该开辟专门的版面和时段,使得更多人对于深圳的本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继续保持大胆探索勇气

  南粤是中国近代文化的发祥地,从近代开始便引领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思想解放的风气。深圳凭借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不拘一格的创新实践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追求,树立了卓尔不群的文化气质。打造深圳学术文化,学者们应该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冒险的精神,而管理者则应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倡导和支持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学术自由发展。

  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在相当程度上可表现为人的现代化。无论哪个城市只有市民从心理、态度和行为上,都能与各种现代形式的社会经济变革发展同步、相互协调,这个城市的现代化才能真正可能得以实现,在公民中开展普遍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教育,形成学习、思考、探索、群言群策的氛围,使学术文化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时间基础非常重要。

  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是深圳社科界神圣的使命。一是要告诉政府现状是什么;二是要告诉政府解决问题有何可供选择的方案;三是告诉政府各种选择方案的可能后果及其相应的校正措施。

  建设文化强市就是要以国际视野、深圳特色、中国先导的学术气魄进行理论创新,推动科学理论的发展,正确引导社会的理性思维,同时还需要理论队伍的壮大和继续保持大胆探索的勇气。

  本版文字:深圳特区报记者

  翁惠娟 甘霖 范京蓉 潘若濛 整理

  本版图片:深圳特区报记者 齐洁爽 摄

深圳市社科院院长  乐正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  钟坚

深圳市戏剧家协会主席  从容

深圳市社科院副院长  黄发玉

市委党校教授  许剑波

深职院人文学院院长  曹天禄

市文联专职副主席  杨宏海

深圳市社科联秘书长  汤庭芬

深圳市社科院研究员  魏甫华

市文改办副主任  倪鹤琴

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黄士芳

深圳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军

 

 

 

 

   
深圳市社科院院长  乐正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  钟坚
 

 

 

东江文化交流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