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文化企业要补上投融资这门课



  作者:

  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文化产业投融资研讨会探讨应对金融海啸良策

文化企业要补上投融资这门课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对我市的文化产业也带来一定的影响,一些文化产业的外来订单减少,企业效益下滑。与此同时,我市的新兴文化企业逆势而上,发展势头喜人。金融海啸影响下的文化产业,该如何积极应对,减少冲击?

  昨天,市文产办主办的深圳文化产业投融资研讨会举行,文产办、企业、金融机构、专家齐聚一堂,就文化产业如何应对国际金融海啸展开探讨。据悉,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由政府搭台,为文化产业企业、金融投资机构、专家学者搭建一个相互了解和交流的平台,支持文化企业渡过难关。

  危中有机,文化产业如何化危机机遇,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文产办:新兴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崛起,而中小企业投融资不畅

  在金融海啸带来的寒冬里,我市的文化产业却有一股暖流在欢快奔涌——

  一批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民营文化企业在新兴文化产业领域迅速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腾迅网现有注册用户7亿多,排名世界第二、亚洲第一,浏览量排名中国综合类门户网站第一名;深圳华视传媒拥有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户外数字移动电视广告联播网;深圳A8音乐集团成为华语世界领先的专注于原创音乐的新媒体数字音乐公司;深圳华强科技集团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文化主题公园、特种电影、动漫等大量出口到国外。

  此外,市文产办副主任钟荫腾、市文产办发展指导处处长金吉武在介绍我市文化产业亮点时,也坦陈中小企业面临的危机,尤其是投融资难题——

  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市绝大多数中小文化企业从难以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投融资,而社会资本又很难进入文化投资领域。如投资大、风险高的动画产业,在全市200余家动画企业中,投资规模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动画企业不到10家,绝大多数动画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的危机,依靠承接境外动画加工业务和培训维持生存,难以创作生产原创动画产品。

  企业:抓住机遇,增强核心竞争力逆势上扬

  昨天,参加研讨的几家文化产业企业代表,结合各自实际,畅谈其在应对金融海啸中,不断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种种做法——

  腾讯公司,以高新技术为产业基础,提供的网络增值服务对消费者而言都是小额消费,抗御金融海啸的能力相对较强。公司业务发展迅猛,第三季度的总营业收入达20.25亿元,网络游戏在前期大量投入的基础上取得可喜成效。公司当前正苦练内功,依托自身优势将业务多元化发展,积极布局门户、网络游戏、电子商务和搜索等领域。

  “现在,也许有人舍不得花50元去看电影,但花费1、2元下载彩铃、听听歌曲,还是很乐意的,A8音乐集团的项目经理介绍说,金融海啸让人们的消费娱乐方式悄然改变,公司的数字娱乐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不断创新,加大核心产品的研发力度,并及时在香港上市,获得了比较充裕的现金抵御寒冬。

  嘉兰图设计公司是一家工业设计的龙头公司,抓住了许多企业在金融危机后对产品设计益发重视的机遇,加大工业产品设计的创意研发,为一大批国内外优质客户提供高竞争力的设计服务。

  金融投资机构:危机中企业会更成熟,投资人会更稳

  我市的金融、投资机构从各自角度介绍了对文化产业的融资、投资策略。

  其中,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万寿介绍,风险投资公司关注企业本身的诚信和开拓能力,关心企业能否高速成长,注重企业文化,尤其关注企业的商业模式。比如,对于内容提供商,他们关心的是其版权和分成模式;对于渠道商,关注的是销售、分成和广告;对于综合服务商,关心的是其是否有精确定位,网络覆盖和广告服务情况如何。

  他坦言,在金融海啸中,投资人会更加理性,而企业家的心态会更加健康。吹尽黄沙始见金,能经受危机考验的企业是真正有市场价值的企业。他鼓励企业要做好抱团取暖度过寒冬的准备,坚信优秀的企业一定能克服危机脱颖而出,而理性的风险投资机构也会为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增值服务。

  专家学者:金融海啸对文化产业而言,机遇大于挑战

  昨天,两位专家以大量数据和生动实例,从国际视野和深圳现实,分析金融危机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新思路。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洪一谈到,金融海啸对文化产业而言,机遇大于挑战。深圳的经济发达,人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大,文化产业是拉动内需,保证经济增长的一个突破口。

  国家发改委顾问、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教授指出,现在,一些企业的投融资意识还不强,文化产业企业要发展,一定要补上投融资的课,否则难以突飞猛进。他提醒企业,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企业要冷静理性地看待,不宜盲目扩张。

本报记者 翁惠娟

 

 

 

   


 

 

 

东江文化交流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