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深圳水库

[粤港史窗]


  作者:

  来源:深圳特区报
 

东江的水呀东江水,你是祖国引出的泉,你是同胞酿成的美酒,一醉几千秋

清清东江水汩汩滋润东方之珠半世纪

第十六站 深圳水库

  历史瞬间

  1959年11月15日,深圳水库破土动工;翌年11月15日,港英当局与广东省政府达成协议,每年由深圳水库向香港提供2270万立方米饮用水。1965年2月27日,东深供水工程落成剪彩,于3月1日正式向香港供水。从那时起,为满足香港地区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和水质安全,曾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扩建和一次输水管道改造。

  作为国家一类一级安全水库的深圳水库,以及作为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大经典建设工程的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将生存极需的优质淡水源源不断输往香港,融入了骨肉同胞血浓于水的深情,更滋养和洗炼了璀璨夺目的东方之珠

  深圳水库,拉开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序幕

  香港,以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发展成为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然而,在过去的150年间,在几乎完全缺乏天然淡水资源的情况下,香港一直饱受缺水之苦。新中国成立之后,有港人向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铸建议,请广东帮助香港解决缺水问题。经报请周总理批准,广东省决定在深圳兴建水库,为香港供水。

  历史不会忘记。1959年11月15日,深圳水库在深圳河上游正式动工,近5万名民工建设大军进场施工。此前,沙湾黎围等3个村的村民由政府统建新村迁移安置。当时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除了压土机之外,取运土几乎全部都靠锄头、铁锹、肩挑和手推车。1960年3月初,近1公里长、30米高的主副坝土方工程建设完成。1960年11月15日,广东省与港英政府达成协议,每年由深圳水库向香港提供2270万立方米饮用水。

  1963年,香港遭遇6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水荒造成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同年5月,广东省表示可以向香港免费提供淡水。之后,广东省与港府就此问题多次进行磋商。为解决香港同胞用水的困难,广东省决定兴建东江——深圳供水工程,从东江引水供应香港。

  1964年4月22日,广东省与港英政府签订《关于从东江取水供给香港、九龙的协议》。协议规定,从1965年3月1日开始,广东每年供应香港淡水6820万立方米。

  江水倒流,高山低首。上万名工程技术施工人员,在新开河、桥头、司马及深圳水库沿线12处工地同时铺开,炮声起伏,机器日夜轰鸣。全国14个省市为该工程生产了全部的专用机电、机械设备。施工大军还克服了5次强台风和50年一遇大洪水带来的极大困难。

  东深供水工程规模宏大,引东江水南流至深圳市,需将其中一条原本由南向北流入东江的支流——石马河变成一条人工运河,全长达83公里,主要建设包括6座拦河闸坝和8级提水站。1965年2月27日,东深工程落成剪彩;同年3月1日,东深工程正式向香港供水。

  东深改建,移山填河抢

  建永久潜水泵站

  东深供水工程,解除香港居民生活用水的隐忧,也为香港经济注入了绵延不断的活力。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港英政府一再向东深供水工程提出新的要求:1976年供水达到1.68亿立方米,1987年供水达到6.2亿立方米;1989年,港府再次提出增加供水。

  血浓于水。为满足香港同胞的用水要求,广东省东深供水局从1974年开始,在保证常规供水的情况下,先后进行三次大规模的扩建,历经16载,耗资20亿元。

  一期扩建,从1974年3月到1978年9月,加建7台抽水机及中小型水库;二期工程,从1981年10月到1987年10月,扩大原工程在马滩、塘厦、竹塘、沙岭、上埔及雁田的抽水站,加高深圳水库主坝1米;三期扩建,从1990年9月到1994年1月,在原有设施基础上展开,共增加20个单项工程,其中包括全长6.42公里的雁田引水隧洞,地质条件尤为复杂,历时3年4个月建成贯通。三大工程逐一满足了香港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从1995年开始,因沿线城镇建设蓬勃兴起,已连续10余年挖取河沙,导致东江河床水位下降近5米,在东深工程取水口的一级泵站出现了抽水困难的险象。为确保对港供水,东深供水局拿出了建设人工浅滩丁坝的应急方案。泵站5公里以外的一座小山,被炸为平地,所得的24万立方米山石,经由150多条船运到现场填入河床,浅滩2个月后建成,水位提高。紧接着,第二套应急方案又付诸实施,抢建一个潜水泵站,半年后建成并投入使用。

  为杜绝水质污染,在旧石马河上着手建设清污分流工程;与此同时,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在深圳水库库尾建成了生物硝化水处理工程;1998年,大型吸泥船开进深圳水库开始清淤。按照广东省政府的部署,斥资45亿元,启动四期东深供水改造工程,于2000年8月动工兴建从桥头直达深圳水库的封闭管道。

  东深供水工程泽被沿岸

  造福粤港人民

  水荒,对于今天的香港,已经成为远去的历史。清澈的东江水,滋润了整个港岛。饮水思源,香港前水务署署长许文韶认为:香港之所以能够成长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东江水供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2000年,粤海集团重组,东深供水局划入粤海,变身为粤港供水有限公司。机构嬗变,但使命没有改变。粤港供水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徐叶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时至今日,许多人也许还不知道,深圳水库的水,来自东江。正是东深供水工程,将清冽甘甜的东江水,引入深圳水库,输入港九。东深供水工程造福粤港人民,目前每年335天为香港供水8亿立方米,占到了全港近八成的用水。

  深圳水库,伴随了香港的发展,同时也伴随了深圳的成长。在为香港提供优质淡水的同时,深圳水库也为深圳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每年360天为深圳供水9亿立方米,占到深圳全市用水总量的一半以上。徐叶琴透露,深圳水库虽只是一座中小型水库,但是粤港供水公司一直是按照大型水库的管理模式来管理的。保护水质也是粤港供水公司的天职之一,确保安全供水,注重在水质上下足功夫,从1965年至今,东深供水工程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

  作为对港供水的生命线工程,气势恢弘的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日前刚刚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大经典建设工程

  解密

  周总理批示建工程解港九同胞之急

  本报记者 金涌 王奋强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前,香港严重缺水,制约经济发展。香港同胞曾老先生向记者回忆,1963年,华南遭受60年罕见的旱灾,香港水源枯竭,水荒历时半年,全港陷入恐慌。

  港英当局同年6月派代表到广东省会谈供应淡水问题,要求提引东江河水。广东省一方面请示中央,同时派出干部到东江、深圳一带勘察。至9月底,经过多方比较,确定了自东江经石马河建梯级抽水,或铺设管道送水到深圳水库供水港九的方案。

  同年底,周恩来总理抵达广州,广东省领导向他汇报这一方案,总理当即指示:该工程关系到港九300多万同胞,应从政治上来看问题。他要求,工程应综合考虑,结合当地农业效益进行兴建,并决定由国家计划委员会从援外经费中拨出3800万元专款,由广东省承担兴建,把东江水经过8级提水站,倒流83公里,注入深圳水库,再由深圳水库输入香港。

  1964年2月,千军万马齐上阵,只用了11个月,就建成了东深供水工程,自此结束了香港长期缺水的历史。且工程的全部设计、施工和费用都由中国政府承担。后来又根据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了3次扩建和一次大规模改造。迄今,每年输水占香港所耗淡水的近八成。

  此后,每任港督到任不久,总要到东深供水工程去拜会一番。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录关于香港问题的章节中,特别提及东深是香港繁荣和同胞生存的特殊工程

  人物1叶旭全

  炸山填河,形似草船借箭

  本报记者 金涌 王奋强

  喝东江水长大的叶旭全,在为东江供水工程挥洒25年青春汗水的同时,创作出了不少东江人的诗词、歌曲。代表作当数荣膺中国音乐电视大奖的《多情东江水》。叶旭全说那年去河源,听到亚洲第一高的音乐喷泉旁,正播送着他再熟悉不过的旋律:东江之声,无所不在,我这辈子和东江有缘!

  1978年夏,叶旭全从华南师院毕业直接分到了东深供水局,一干就是25年,先后担任团委书记、供水管理处主任、副局长、局长兼党委书记。叶旭全直接参与了东深供水工程的扩建改造工程,带领建设者们,攻坚克难,确保东江水源源流入港岛。

  “1995年,深圳、东莞、惠州加快城市发展步伐,大兴工业厂房建设,过度的河泥挖掘、取沙,使东江水位下降了5米,十年前的设计过时了,泵站抽水受阻,无法取水。叶旭全回忆,中央和省领导非常关切,我作为东深供水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同时身兼广东省东深供水泵站应急工程指挥部总指挥,解决供水问题,压力相当大!

  深圳水库的水储备只有7天,3000多万立方米的有效库容,而每天需要供水超过1500万立方米,如何应急取水?叶旭全接着说,研究的解决办法是:建人工浅滩,填升河床,即将宽度400米的河床一次性提高3米多,以保证取水无阻。可是哪里去取石头?两个月需要100多万立方米呀!经过踏勘,最终,选择在泵站上游5公里的石头山。

  “为加快进度,提高效率,大胆采用先进的隧道松动爆破法,最大的一炮,填充炸药超过10吨,主隧道纵深100多米,方圆两公里清场。我钻到隧道最深处检查,确保万无一失,最后才拿起对讲机,用大嗓门宣布:起爆!好家伙,半座山都垮下来了,石头漫山遍野。

  “接下来,我们调集150多艘船只,先把石头运到河边,再用机械移到船上,抛向河中。那壮观的场景,就像《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的草船借箭,水面上船只密密麻麻,加油声震天动地,倾入江水的石头,溅起几米高的水花!

  叶旭全说,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奋战,人工浅滩达到标准,一度缓和供水紧张。但是从长远看仍困难重重,为此决定抢建一个潜水泵站,秒流量达到30立方米,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潜水泵站,不到半年就建成了。

  “那时不到40岁的我,患上了高血压,实在太辛苦了,一连几天几夜不睡觉,吃住在油毛毡搭盖的工棚里,又臭又热,蚊虫叮咬。叶旭全笑谈,不久,省政府又决定兴建大型永久性泵站,总投入5个亿,我们趁热打铁,马不停蹄,又攻下这个潜水泵站工程。

  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水质污染。叶旭全告诉我们,为解决污染问题,不到11个月,一个日处理原水作用400万立方米的大工程竣工了。

  他感叹道:要根治水质污染,必须对东深供水工程实行彻底的清污分流,不让观澜河、石马河的水进入供水系统。而唯一的办法,就是再造一个东深供水工程,避开两河,重建泵站,重打隧道,重挖地槽。

  1999年,长达60公里、总投资45亿元的再造工程上马,叶旭全担任首任常务副总指挥。然而不久,在东深供水度过25载春秋的他,被广东省政府派往香港参加粤海重组,仍兼任广东省东江深圳供水有限公司董事长。直到2003年,叶旭全调任深圳金威啤酒集团总裁至今。

  “东江的水呀东江水,你是祖国引出的泉,你是同胞酿成的美酒,一醉几千秋……”曾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叶旭全,谈兴甚浓,激情洋溢,在结束采访时唱起了《多情东江水》,让我们特别感动。

  人物2 谢汉强

  清污分流,有如泾渭分明

  本报记者 金涌 王奋强

  今年满70岁的谢汉强,1963年广东工学院毕业分到省水电厅,1984年调任深圳供水工程管理局总工程师,是个地道的老水利

  谢汉强谈起深圳水库,如数家珍,1959年开工,1960年3月使用,工期不足一年。1960年11月与香港签订协议,每年提供原水2270万立方米,占当年香港供水量的16.4%。到1965年底,供水增加至1.7亿立方米。

  “东江供水工程维系粤港命脉,备受海内外关注,历经三次扩建,一次水质改造,2003年6月28日完工,向港供水以来得奖很多,包括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中国工程建设最高奖项——鲁班奖。

  他谈到,随着东江沿线经济的腾飞和人口迅猛增长,利用开敞式明渠及天然河道作为输水载体,已不能满足供水需求。基于此,经国家批准,广东斥资数十亿元,对北起东莞桥头镇的东江河畔,南至与香港接壤的深圳水库,实现供水渠道与河道全分离,每年向港深莞输送优质原水,沿线千万粤港人民的饮用水。

  “这项工程2000年8月28日动工,2003年6月28日完工,全线51.7公里,有100多个大规模的工作面,参建者超过万人,主施工设备千多台套,来自全国的设计、科研、监理、施工人员,精诚合作,攻坚克难。

  枯燥的数字,在谢汉强的心里有血有肉:包括2万多个单元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5.1%,整体质量国内一流,4项技术世界领先;所有泵组启动,均是一次成功,水槽接缝,无一泄漏。全线51.7公里,土建、隧洞施工,没有一起责任死亡事故。东改工程建设,采用多项国际领先技术,同时创下多个世界之最’”

  回眸

  多情东江水

  本报记者 金涌 王奋强

  清清东江水,亲亲同胞情。

  东江水,饱含了骨肉深情,以及祖国对香港同胞的无私关爱:东深供水工程建设,从1963年周总理的亲笔批示,到1965年建成,对港供水,再历经三次扩建、一次水质改造,对港供水量猛增10倍,占香港淡水供应量近八成,已成为近700万香港同胞的生命之源

  “东江情深,水利港人。有数据为证:1964年,香港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仅113.23亿港元,1997年,生产总值已达11918亿港元,比1964年增长了104倍。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已经成为国际商业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其闪光时期正是兴建了东深工程之后。

  香港能有今天的发展,东江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可靠供水,香港的发展历史便可能要改写了。这已成为香港各界的共识。

  东深供水,不仅促进了香港经济的腾飞,而且还为东江工程沿线的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然而,随着工程沿线经济和人口的迅猛发展,污染问题曾一度使东深工程的供水水质受到影响。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经国务院批准,广东投入45亿元对东深供水工程进行大规模改造。

  纵目遥望,目前已建成的全渠道专用输水系统,使东深供水工程避开了石马河等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段,全部进入封闭式渠道,所保留的天然河道也已不接受沿线排放,全部实现清污分流,并适当增加供水量,使东深供水工程完成了由保量到保质的彻底转变。

  水幕漫漶,波光滟潋,东改工程的恢弘画卷,就是粤港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经典力作。同饮东江,粤港共荣。东改工程,对全方位推进粤港更紧密合作,极具鼓舞和借鉴。

 

东深供水之源碧波荡漾。 (资料图片)

当年热火朝天的水利建设工地。  (资料图片)

叶旭全讲述在东深供水工地的难忘岁月

谢汉强回忆往事历历在目

雄劲挺拔的齐岭渡槽。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王奋强 金涌

 

 

 

   
东深供水之源碧波荡漾


雄劲挺拔的齐岭渡槽
 

 

 

东江文化交流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