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民族血之缘,深港同根俗



  作者:
叶凌
  来源:原创
 

『民族血之缘,深港同根俗』

深圳的根有西广府(宝安),东客家(龙岗)之说,西部连接东莞,东部连着惠阳;香港的根有新界之说,深圳河两岸或是同宗兄弟,或是亲戚朋友。深港同祖同根,根在华夏。

   香港新界邓氏家族分支深圳莲塘坳下、宝安塘尾、东莞雁田;深圳福永、岗厦、荷坳文氏、香港元朗锦田文氏一脉相承;深圳下沙黄氏、上下梅林、元朗米埔、龙岗坑梓黄氏、香港大水灣、荔枝窩、鎖羅盤、白沙灣新村黄氏共出江夏;香港上水廖氏、深圳三洲田、横岗廖氏同敬上杭;深圳坪山、沙井新桥,香港新界沙田、元朗曾氏家族同出一辙;梅州、惠阳、陆丰、香港新界叶氏根连枝接;深圳罗湖张氏新界上水张氏,深圳龙岗区大鹏镇的赖氏、刘氏、欧阳氏等,均来自中原,保留了中华文明和中原代代相传的习俗。

深港先民来自中原——迁徙与习俗

鸦片战争前,深港同属新安县。深港先民来自中原大姓宗族,为躲避中原战乱,历千年经五次迁徙,来到南海之滨。

第一次迁徙:魏晋时期(永嘉年间307 -313),北方少数民族 “五胡乱华”,入主中原,先民迁至江淮流域皖赣地区;

第二次迁徙:唐代末黄巢起义,先民迁至赣南、闽西、粤北地区;

第三次迁徙:北宋末(Il26年),金人南下,至南宋末蒙古人入主中原,北宋灭亡,大批抗元部队溃败,余众大都逃到南部沿海地区,中原大户和平民百姓渡江南下至粤东兴梅地区。

第四次迁徙:清代初康熙八年(1669),解除“迁海令”解除,粤东兴梅等地大批招垦进入惠阳、深圳、香港等地;

第五次迁徙:清代同治年间,太平天国失败,新安县得以恢复。复界后,宫府实行优惠的招垦政策,吸引了大批来自梅州、粤东地区移民;雍正年间实施更优惠的政策,又吸引了大批农民涌人新安县垦荒,甚至从较远的潮川、江西、福建等地举家迁来,形成本地古代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潮。

栖居海滨 面向世界

深港地区处在东南沿海与东南亚、西方海上交通往来要塞上,唐代以来,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当地人从事海外贸易和船务工作。清末苦力贸易也使本地出外洋谋生的“契约华工”,俗称“猪仔”,遍布东南亚和世界各地。历史、地理的原因使深港成为著名的侨乡。

这些华侨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荷兰、联邦德国、牙买加、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拿马、新加坡、泰国、越南、柬埔寨、澳大利亚、圣马丁、苏里南、巴西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管移居多少代,不管在世界哪个角落,他们爱国爱乡、心系祖国、报效社会、造福乡梓的传统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风物习俗

国人历经百年思想解放、战乱、文化革命、城市化建设、可知道中华民族的习俗所剩无几?当文化的主体变革、发展,它的支脉由于远离主体的落寞,反而不求变只求固守。

深港原住民保留至今的传统祭典和习俗是中华这个历史悠久文明古国的非物质遗产,当下这些传统在中华文化的中土,业已失传,更显得弥足珍贵。深、港乡村及海外华人为何执着这些习俗?

香港虽然是英殖民统治地,新界却保存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在异族统治下,传统文化使华人社会凝聚团结,与洋人社会划分界线。(蔡荣芳:《香港人之香港史》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

“新界”划界时的血腥对抗,使港英当局对“新界”又恨又怕,于是采取”怀柔”政策。港英政府对新界原居民传统文化、习俗近乎敬畏,给予原居民优厚于港岛市民的政策待遇,同时开辟了两条文物径:“屏山文物径和龙跃头文物径”,修复祠堂、古建筑,对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祈祷积极作用。可以说,香港新界较好保存了中原古老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深圳原住民给深圳留下了极为可贵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龙岗区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世界建筑奇观——客家围屋群,山歌、民间艺术,大鹏所城,传统祭典、民俗,被学者称为“潜龙在岗”;宝安区是中原大族从珠玑巷南下的最先到达深圳的地区;先民留下了数以百计的古村落群。福田下沙村、罗湖向西村、黄贝岭村、笋岗村、莲塘坳下村重修祠堂恢复了中断30多年的祭祖传统;沙头角沙栏吓村流传300年的“鱼灯舞”在沉寂50之后重登舞台;下沙黄氏的元宵盆菜规模已发挥到极至,大有“大族大盆,四海一家”的气势,逐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已经成为深圳的一道文化景观,也使黄氏大族声名显赫。

 

 

   


 

 

 

东江文化交流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2